服務熱線: 18948352970

新疆印發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方案

作者:奧斯恩凈化 發表時間: 瀏覽量:4217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黑龍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圍繞建設綠色龍江,實施生態振興計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實施減污降碳、精準治污、亮劍護綠、科技賦能,堅決在政治站位上扛起責任,堅決在發展路徑上轉變方式,堅決在整改措施上標本兼治,堅決在質量成效上普惠民生,全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美麗龍江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生態環境基礎。

  二、工作原則

  ——堅持第一站位,突出政治忠誠擔當。堅定不移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以擁護“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站位和忠誠擔當,自覺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戰略定位中深化生態文明建設,著力建設綠色龍江,推動綠水青山永續發展。

  ——堅持第一行動,深入踐行綠色發展。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做好“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產業振興三篇大文章,加快形成黑龍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堅持第一目標,全力改善環境民生。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督察報告指出的問題、公開通報的5個典型案例和2330件群眾信訪案件,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環境民生問題,組織實施一批標志性戰役,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提升群眾環境幸福指數。

  ——堅持第一時間,加快管控源頭布局。堅定不移落實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整體系統觀,強化前端治理的緊迫意識,實行最嚴格“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更加注重源頭保護、系統治理、綜合施策,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堅持第一標準,強化依法精準施策。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嚴密法治觀,突出科學精準、依法治理,更高標準推進落實、更嚴要求督導考核、更高震懾追責問責、更高效能舉一反三,督察整改納入領導責任、工作推進、考核評價、督導問責“四個體系”,全過程全要素全周期閉環管理。

  三、整改目標

  (一)督察反饋問題全面整改到位。督察報告梳理出的54項問題2022年年底前完成整改16項、2023年年底前累計完成整改40項、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3項問題階段性完成,長期推進),督察組移交的責任追究清單2022年6月底前全部依規處理。典型案例問題高位推進。聚焦5個典型案例問題,突出問責警示,強化組織推動,專班專案專責高效推進,嚴肅整改、徹底整改。急難愁盼問題先行推進。聚焦黑塑料加工廠、畜禽糞污污染等突出環境民生問題,立行立改、立竿見影,2330件群眾舉報問題按信訪辦理相關規定2023年年底前整改到位。關鍵領域問題重點推進。聚焦黑土地保護、松花江流域治理、黑臭水體反彈等重點領域問題,深挖癥結、精準發力,嚴格在時限內取得突破性成效。固本強基問題專項推進。聚焦污水管網建設、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工業園區環境治理等補短板、利長遠的難點問題,科學制定政策規劃,分階段分步驟整改到位,并建章立制,堅持長效過程管控。復雜癥結問題統籌推進。聚焦礦山開采與修復等歷史遺留復雜問題,強化專家論證和技術支撐,綜合運用行政、法治、經濟等手段,統籌推動,標本兼治。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問題,依法及時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做到應啟動盡啟動、應賠償盡賠償、應修復盡修復,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

  (二)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保持空氣常新。到2025年,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4%、細顆粒物(PM2.5)濃度不高于27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不高于0.7%。保持碧水長流。到2025年,全省國控斷面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不低于72.6%,地表水劣Ⅴ類水體比例不高于0.7%。保持黑土常凈。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3%左右,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保持生態長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不斷增強,草原綜合植被蓋度穩定在70%左右,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減少。

  (三)綠色發展成果共創共建共享。綠色低碳經濟加快發展,綠色生產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態價值普惠民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優化,優質生態產品有效供給,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實現碳達峰。經濟價值優質變現。綠色生態產業穩步推進,寒地生物和寒地測試等產業加快發展,“興安嶺生態銀行”行動深入實施,綠色低碳的生產體系、建筑體系、流通體系和消費體系逐步形成。社會價值持續提升。環境保護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建設生態強省的行動更加自覺,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文化價值深度厚植。生態文化載體形式多樣,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社會形成建設綠色龍江的共同意識。

  四、主要措施

  (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政治責任

  1.深度檢視政治站位,在學習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找差距補短板。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制度化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學懂弄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刻把握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想。各市(地)和省直有關部門黨委(黨組)召開專題會議,深刻檢視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政治站位、思想認識、行動措施上的差距,查找問題、深挖根源、嚴肅整改,確保落實落靠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

  2.認真反思發展理念,在抓環境保護促進綠色發展上找差距補短板。牢牢把握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戰略定位的重大政治意義和實踐要求,清醒認識生態優勢對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大支撐作用,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思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思細查在踐行高質量發展中的思想盲區、認識誤區、工作雷區,深刻查找在抓環境保護促經濟發展上的差距和短板,徹底治理毀林毀濕生態破壞、黑土地侵占、城鄉環境基礎設施薄弱等影響和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以高水平保護推進黑龍江高質量發展。

  3.嚴肅查擺作風能力,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上找差距補短板。深刻認識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堅決擁護“兩個確立”、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把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檢驗政治立場的重要標尺,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載體,全面深化“四個體系”建設,嚴肅查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工作標準和作風能力上的差距,堅決糾正“等靠要”、熟視無睹、缺乏擔當等思想和作風問題。

  (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1.構建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體系。抓監管解決現實問題。加強16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建設,嚴格自然保護區調整、撤銷程序,完善監管體系,持續推進“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專項行動,依法堅決整治毀林毀濕毀草等破壞生態問題。抓修復解決歷史問題。實施天然林保護修復,對大小興安嶺等重點生態功能區采取更加嚴格的保護措施。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到2025年治理草原面積6.67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持續增加。抓產業解決發展問題。系統謀劃林區轉型發展,大力發展森林保護經營、碳匯產品等產業,構建現代林業生態產業體系。

  2.構建綠色低碳現代產業體系。改造升級“老字號”。促進裝備制造、農業機械、汽車等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發揮中國一重、哈電、哈飛等企業戰略支撐作用,擴量調結構、創新促升級。聚焦推動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到2025年全省建成綠色工廠100家、綠色工業園區2個,“十四五”期間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0%以上。深度開發“原字號”。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發展質效,以數字技術、生物技術賦能現代農業。央地合作推進大慶百年油田建設,加快頁巖油氣開發產業化商業化步伐,推動石油精深加工向高端精細化工和新材料延伸。加快新材料、機器人和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實現石墨資源高質化利用。培育壯大“新字號”。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加快發展創意設計、網絡應用、跨境電商、信息咨詢等行業,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推動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等產業加快發展。

  3.構建減污降碳精準治理體系。落實前端管控。扎實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嚴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能源“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深化系統治理。堅持舉一反三,以鶴崗市蘿北縣工業園區典型案例為教訓,加強源頭治理和事中事后監管,切實提升全省工業園區生態環境質量。強化效能提升。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有效發揮森林、草原、濕地等固碳作用。

  (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解決重點領域突出環境民生問題

  1.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堅持分時分類分區、聯防聯控聯治,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3個標志性戰役。堅持城市問題周邊治。深入推進“三重一改”散煤污染治理,持續抓好棚戶區和城中村搬遷改造、農村地區以秸稈替代為主的清潔改造,加快新能源發展利用。嚴格管控秸稈露天焚燒,持續抓好綜合利用,2025年度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堅持整體問題局部治。實施揚塵專項管控,嚴管嚴查并分類整治施工工地、企業堆場、道路等揚塵污染。嚴厲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餐飲油煙直排、惡臭異味擾民等污染問題。堅持末端問題源頭治。加快淘汰地級城市建成區10—35蒸噸/小時燃煤鍋爐,多措并舉實施燃煤鍋爐綜合整治,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深入實施清潔柴油車(機)行動,推進大宗貨物和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向鐵路運輸轉移,“十四五”時期,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1.19億噸。堅持常規問題專項治。鼓勵水泥行業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推進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七臺河焦化企業、雞西石墨園區等揮發性有機物收集治理和粉塵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到2025年鋼鐵行業、焦爐及燃煤機組基本實現超低排放,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0.74萬噸、5.02萬噸。


  2.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強化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深入打好松花江生態保護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2個標志性戰役。點位問題線性突破。研究國控斷面水質變化趨勢,根據問題、時間、區域、對象、措施精準查找污染成因,結合污染控制單元,加密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強化流域治理。水中問題岸上突破。開展松花江干流及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倒逼排污口綜合整治和陸域污染源治理,加強對城鎮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和涉水排污企業執法檢查,2022年完成松花江干流排污口排查,2023年完成重要支流排污口排查。技術問題管理突破。聚焦蜚克圖河、少陵河、安肇新河、肇蘭新河等劣Ⅴ類水體,科學分析污染成因,“一河一策”綜合治理。鞏固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到2025年基本消除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企業問題監管突破。加強排污許可管理,源頭控制污染源排放。聚焦水質惡化斷面所在地區,開展重點流域、重點行業聯合交叉執法,梳理問題清單、建立整治臺賬,嚴防違法排污。流域問題區域突破。深入實施河湖長制,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協同治理和系統治理,最大限度整合和調配管理資源,提高流域、區域水環境治理行政效率。

  3.堅決打好凈土保衛戰。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標志性戰役。突出黑土地保護守底線。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劃定耕地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易地補充耕地、土地復墾等政策。深入排查并嚴肅查處土地違法特別是亂占耕地、破壞耕地、盜挖黑土等行為。堅持水土保持與耕作、生物措施相結合,防治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到2025年,黑土地保護技術在永久基本農田和劃定的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實現全覆蓋,確保黑土地不減少、不退化。強化污染防治降風險。依法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動態調整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嚴格名錄內地塊準入管理。持續開展重點污染源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確保全省地下水國控區域年度考核點位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56.4%。深化環境整治補短板。重點推進哈爾濱、大慶和綏化等地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到2025年,完成59條國控清單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5%。

  (四)推動實施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短板

  1.實施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全面排查梳理全省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底數,啟動城鎮生活污水管網補短板攻堅行動。實施污水處理廠精準提標改造,到2025年全省新建、提標污水處理能力30萬噸/日,有效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完成哈爾濱市何家溝、松浦支渠和鶴崗市小鶴立河沿線生活污水溢流問題整改,解決雙鴨山、鶴崗、北大荒農墾集團生活污水直排問題。加快補齊短板,積極推廣低成本、易維護、高效率的典型地區農村污水處理適用技術,全力抓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長效化運行維護。

  2.實施生活垃圾工業固廢處置設施提標工程。穩步提高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比重,加快推進雙鴨山、鶴崗等地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到2025年新增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6400噸/日,實現縣級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有序推動生活垃圾填埋場規范運行,強化填埋作業和滲濾液處置等過程監管,嚴防外滲、溢出事件發生。積極謀劃生產廢棄物無害化處置項目,提升生活垃圾、煤矸石等固體廢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水平。穩步推進哈爾濱、大慶、伊春等地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建成500個“無廢城市細胞”。

  3.實施智慧環保建設工程。提升生態環境監測基礎能力,加強環境監測自動網、實驗室儀器設備等監測基礎能力建設,構建執法數據傳輸交換支撐體系。高效推動生態環境數字化建設,加快生態環境協同治理信息化進程,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管”信息化建設,推動實現全省“一張網、一張圖”的現代化智能治理模式。

  (五)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健全科學高效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1.構建環境治理法治監管體系。堅持科學立法,加快推進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水污染防治等生態環境領域地方立法工作。堅持嚴格執法,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建立基于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監管執法體系和自行監測監管機制,零容忍嚴懲重罰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堅持公正司法,強化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健全生態環境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機制,聯合開展專項行動。

  2.構建環境治理市場體系。構建開放市場,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引導各類資本參與環境治理,加強環境治理市場監管。強化產業支撐,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開展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狀況調查,推廣生態環境第三方治理。健全收費機制,嚴格落實“誰污染、誰付費”政策導向,按照補償處理成本并合理盈利原則,構建污水、垃圾處理費價格形成機制,在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探索建立處理收費制度,落實差別化電價政策和部分環保行業用電支持政策。

  3.構建環境治理科技支撐體系。圍繞碳達峰碳中和以及水、土壤、大氣污染防治、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等領域,開展生態環境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實施可攻關項目,提升環保技術裝備水平。規范布局建設各類創新平臺,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各類創新基地。加強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入開展戰略合作,建立科技幫扶團隊,組織開展生態環境科技幫扶活動。

  五、組織保障

  (一)壓實落靠政治責任。省委、省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督察整改工作,建立“省委、省政府負總責,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動,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及責任部門主體落實,行業主管部門嚴格督導驗收”的領導責任體系,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等議事協調機構作用,健全完善省市縣三級領導聯系推動重點任務制度和“四不兩直”暗查暗訪機制,全面壓實整改政治責任。

  (二)建立閉環推動體系。實行省市縣三級聯動、月季年三時重點調度和機制運行、行動措施、時限要求、效能效果、投入保障五項報告的“三級三時五報告”制度,采取預警、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移交問責“五步工作法”,強力推進整改落實。整改任務嚴格落實驗收銷號制度,驗收銷號意見經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責任單位對外公示,按程序銷號。嚴格考核評價,整改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各地各部門年度考核目標。

  (三)依規依紀依法問責。嚴肅問責、精準問責、終身追責貫穿督察整改全領域、全過程,堅決依規依紀依法整治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不擔當、不作為問題。調查核實5個典型案例責任追究問題,實行“一案一專班”,處理結果向社會公開。深入開展警示教育,核查問責及監督整改情況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四)加強項目資金保障。建立常態化穩定的環境治理財政資金投入機制,落實省市縣三級財政承擔環境治理支出責任,資金向督察整改項目傾斜,鼓勵政府債券項目化推動環境問題整改,加大對城鄉生活污水、垃圾處理等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和環境監測、執法能力保障的資金支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環境治理,大力推廣生態產業鏈金融模式,鼓勵和支持地方申報國家EOD項目。

  (五)推動全民共治共享。積極打造形式多樣的生態文化載體,加大生態環保宣傳產品的制作力度,廣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落實生態環境信息公開和有獎舉報制度,督促符合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條件的企業依法依規開展環境信息披露,及時公開督察整改情況,廣泛接受社會監督。鼓勵社會組織、公眾參與環境治理,形成人人都是參與者、監督者、受益者的互動效應,推動綠色家庭、綠色社區創建,構建生態環境保護全民共治共享新格局。


推薦新聞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女高中生第一次破—国产AV,久久国产视频97,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永久免费视频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清视频 | 亚欧国产一级在线免费 | 激情六月激情网久久 | 亚洲午夜福利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