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948352970

成都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2023版管理技術標準發布

作者:奧斯恩凈化 發表時間: 瀏覽量:1315

  近日,按照《成都市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成污防“三大戰役”領〔2023〕3號)要求,進一步加強《成都市綠色標桿施工工地名單》外的建設工地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規范文明施工行為,提升施工現場環境品質,成都市住建局制定了《成都市建設工地文明施工(揚塵污染防治)管理技術標準》,于8月9日發布。
 
成都市建設工地文明施工(揚塵污染防治)管理技術標準(2023年修訂)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進一步加強《成都市綠色標桿施工工地名單》外的建設工地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規范文明施工行為,提升施工現場環境品質,制定本技術標準。
 
  第二章 圍擋設置
 
  第二條  施工現場應沿四周連續設置封閉圍擋。圍擋設置應遵循經濟、美觀、分級管理的原則,各區(市)縣可通過顏色、文字和圖案展現本區域特色。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遺產等范圍內的圍擋應與當地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相協調。
 
  第三條  圍擋總高度不低于3m,并在其底部設置0.5m高的黃黑相間警示帶,設置應安全可靠。圍擋應采用硬質一次成型板材,現場模塊化整體式拼裝成型。
 
  第三章 出入口管理
 
  第四條  施工現場出入口,應采用防銹鐵門或電動門,大門兩側設立柱,大門應做到美觀、整潔。主要出入口應采用混凝土硬化或者裝配式道路硬化。采用混凝土硬化的,混凝土路面厚度≥200mm,強度等級≥C30。
 
  第五條  施工現場大門內側應設置擋水帶、排水溝(溝寬×深≥300mm×300mm)、三級沉淀池(池體容積≥4m3),門口應設高壓沖洗設施(出水量應≥50m3/小時),沖洗區外側宜鋪設串聯成片麻袋、地毯等吸水材料,確保車輛不帶泥上路。確無條件設置沖洗、排水設施的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1公里施工區內設置出場車輛固定沖洗點,采用移動沖洗設備,并鋪設麻袋、地毯等吸水材料。設置了洗車槽的,洗車槽內洗車水應及時更換。廢水應按照水務部門要求進行排放。
 
  第六條  施工現場主要出入口明顯位置應懸掛公示標牌(圖),至少應包括工程概況牌、消防保衛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建筑垃圾處置公示牌、揚塵投訴二維碼公示牌、施工平面圖(以下簡稱“七牌一圖”)。標牌(圖)規格為1400mm×900mm,標牌(圖)懸掛高度為底邊距地面1.1m~1.6m。
 
  第四章 道路硬化
 
  第七條  施工現場內主要道路(含使用時間超過3個月的馬道)應進行混凝土或者裝配式硬化。采用混凝土硬化的,混凝土路面厚度≥200mm,強度等級≥C30,并在道路兩側設置排水溝。
 
  第八條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區域與社會通行道路有交叉的通道,應采用混凝土或裝配式道路將其先臨時硬化。采用混凝土硬化的,混凝土路面厚度≥200mm,強度等級≥C30。
 
  第五章 濕法作業
 
  第九條  圍擋、基坑周邊、主要道路、建筑物四周應設置霧狀噴淋。噴淋管應使用PE管,噴頭應使用高壓霧化噴頭,噴頭安裝水平間距≤3m,并配備符合噴霧需求的變頻高壓水泵,水泵功率≥7.5kW。圍擋噴淋應安裝在低于頂部300mm處內側,噴頭朝內向上,與圍擋立面呈45°夾角。建設工地應定期檢修噴淋系統,及時更換壞損噴頭,確保噴頭有效使用率在95%以上。
 
  第十條  房屋建筑工程進行主體、裝飾施工時,使用懸挑架或者落地架的,高度30m以下建筑物,應在建筑物樓層邊緣架體上沿四周至少設置1道霧狀噴淋,高度30m以上的建筑物,應在建筑物樓層邊緣架體上沿四周每30米設置1道霧狀噴淋,噴頭水平間距≤3m;使用整體式提升架的,應在提升架底部設置霧狀噴淋,噴頭水平間距≤3m。
 
  第十一條  施工現場進行基坑土石方開挖作業時,對于基坑周邊固定噴淋裝置無法覆蓋的區域,應增設移動式霧炮,每500m2增設1臺移動式霧炮,移動式霧炮有效噴霧射程≥10m。
 
  第十二條  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現場每500m施工路段應設置一個移動式霧炮,移動式霧炮有效噴霧射程不得小于10m。
 
  第十三條  施工現場進行切割石材、瓷磚等材料、建筑構件破拆、房屋拆除作業、建渣清運等易產生揚塵的施工作業,應在相應作業點位設置移動霧炮機等降塵設備,有效覆蓋揚塵產生區域,并在作業時段開啟現場噴淋、霧炮等降塵設施(雨雪天、氣溫低于2°C時除外)。
 
  第六章 封閉作業
 
  第十四條  施工現場應設置封閉作業棚進行油漆噴涂、切割作業。封閉作業棚應設置進風口和出風口,在出風口安裝活性炭廢氣處理裝置。不得進行露天噴涂、切割作業。施工現場應設置油漆存放庫房,庫房設置在通風良好處,及時將采購油漆或者使用剩余的油漆密封完好后存入庫房,禁止露天亂堆亂放。施工現場應采用工廠預制、可重復使用的封閉作業棚,作業棚大小應不小于6000mm×4000mm×3000mm。
 
  第十五條  建筑物使用外腳手架的,在腳手架外側應使用2000目密目網進行封閉;密目網應隨層搭設;密目網污損時應及時更換,保持整潔無破損;使用整體式提升架的,在整體式提升架提升前應將作業場地清理干凈,做到工完場清。
 
  第十六條  軌道交通項目的明挖站點基坑應使用≥2000目的防塵幕封閉作業。
 
  第七章  智慧工地建設
 
  第十七條  施工現場應按照《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建設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管理的通知》(成住建發〔2021〕93號)相關要求,建筑面積在5000m2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或工程造價在5000萬及以上的其他類工程,安裝智慧工地實名制信息采集及考勤、揚塵在線視頻監測、遠程高清視頻監控、運渣車視頻在線監控設施設備;建筑面積在5000m2以下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工程造價5000萬以下的其他類工程,安裝智慧工地遠程高清視頻監控和揚塵在線視頻監測設施設備。
 
  第八章  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
 
  第十八條  施工現場應嚴格按照《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加強建設工地非道路移動機械智慧監管的通知》(成住建發〔2022〕107號)要求,在施工現場出入口外部醒目位置張貼600mm×600mm大小的“非道路移動機械進出場碼”。非道路移動機械進出工地時,機械駕駛員應使用微信小程序“成都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平臺”掃描“進出碼”進行機械進出場登記。施工單位應在“成都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平臺”核實錄入信息,確保所有進出場機械均在監管平臺有進出場記錄。
 
  第十九條  施工現場非道路移動機械所有人或使用人(單位)應從正規渠道購買油品,并留存進貨憑證、發票,建立臺賬。
 
  第九章  垃圾管理
 
  第二十條  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應裝袋封閉運輸或設置密閉垂直清運通道;設置工程垃圾固定收集點用于臨時推放,并采取噴淋、覆蓋等防塵措施,避免二次污染。
 
  第二十一條  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清運時,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應與《成都市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名錄》中的運輸企業簽訂《建筑垃圾運輸合同》,應使用國Ⅴ及以上排放標準的運渣車輛或新能源運渣車輛(項目所在地有高于此標準的按照相關要求執行),嚴禁使用《成都市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名錄》外運渣車進行建筑垃圾清運。軌道交通項目,施工產生的流塑狀盾構渣土進行清運時,應使用新型密閉箱式運渣車。
 
  第二十二條  施工單位應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工作制度,合理配置分類收集容器,對除可回收物可以直接交售外,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應交由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單位,并簽訂服務合同。
 
  第十章 食堂管理
 
  第二十三條  工地食堂應設置隔油池,食堂污水排放應按照水務部門要求辦理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按規定進行排放。
 
  第二十四條  工地食堂的相關責任單位應按照相關要求,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合格證》等證照,建立以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配備食品安全管理員,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條  工地食堂使用的食材應通過正規渠道采購,建立可溯源的食材采購臺賬,留存采購單據或驗收記錄,并留存供貨商有效許可證、營業執照等復印件。
 
  第十一章 揮發性有機物(VOCs)管理
 
  第二十六條  涉及VOCs排放的政府投資項目應全面使用水性建筑涂料、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二十七條  建設工地責任單位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建立含揮發性有機物施工材料購買管理制度,規范填寫購買臺賬,留存購買合同及發票,同時復印相關資料及票據備檢。
 
  第二十八條  材料購買單位與施工材料經銷商(或生產商)簽訂含揮發性有機物施工材料購買合同時,購買合同內容應明確經銷商(或生產商)應提供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應負責提供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有害物質含量等指標,符合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的應同時提供環境標志產品質量認證證書);應載明提供質量不達標產品的違約責任。業主單位(含代理業主)應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監理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使用符合國家標準含揮發性有機物施工材料的管理責任。
 
  第十二章 施工現場管理
 
  第二十九條  施工現場應配備專職文明施工管理員、建筑垃圾處置(排放)管理員,負責圍擋清洗保潔、施工道路濕法清掃、施工作業噴淋降塵、車輛沖洗除塵、揚塵在線監測、視頻監控、工程運輸車輛和機械監管、揮發性有機物管理等工作,并在《施工日志》上做好記錄。
 
  第三十條  施工現場應采取濕法清掃措施,加強場地沖洗和清掃保潔作業,建筑材料應堆放整齊,保持干凈整潔,做到工完場清。
 
  第三十一條  施工現場除特殊工藝要求外,禁止攪拌混凝土、砂漿和使用袋裝水泥,禁止拌和級配碎石、水穩等易產生揚塵混合料。
 
  第三十二條  施工現場進行混凝土結構破除、路面洗刨、土方開挖等作業時,應濕法作業并采取防噪措施。
 
  第三十三條  施工現場粉煤灰、膩子粉、石膏粉等易產生粉塵的材料,應使用土工布覆蓋或分類存放于庫房。8小時未作業的土方應使用≥800目的密目網覆蓋。超過三個月不施工的堆土應進行綠化或使用≥800目的密目網覆蓋。
 
  第三十四條  施工現場不得高處拋灑建筑垃圾,不得焚燒木材和廢棄物。
 
  第三十五條  施工現場進行非高處焊接作業時,應使用焊煙收集設備收集處理焊接煙塵。
 
  第十三章 附則
 
  第三十六條  本標準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2年

推薦新聞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女高中生第一次破—国产AV,久久国产视频97,免费精品视频网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小综合 | 人人狠狠久久亚洲区 | 午夜福利理论片中文字幕 | 亚洲蜜芽AV中文在线 |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欧美亚洲中文字 |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